关于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第29号建议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6-20 09:54
    【字体:打印

    刘邦勇代表

        你在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建议收悉建议很好。我就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近七成

    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自2011开始至2018年由国土、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实施,机构改革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近4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03万亩,全区累计已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38.48万亩(二调耕地面积58.7万亩,占比65%)。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上报成果显示,南谯区耕地面积48.47万亩,全区划定耕地保护面积43.6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9.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已建设高标准农田21.2万亩(72.98%)。

    二、在建项目标准高、成效好

    南谯区在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建设总面积4.93万亩,批复总投资15726.68万元。分别是:2022年度建设项目9个,建设面积4.03万亩,总投资9753.61万元,亩均建设费用2400元。建设地点施集镇花山村、丰山村、杨饭店村,章广镇元松村、太平集村、陆岗村、马厂村,黄泥岗镇张浦郢村、唐庄村,腰铺镇姑塘村;2022年度结余资金项目1个,总投资2417.84万元,建设地点施集镇花山村;提前实施2023年项目1个,建设面积0.9万亩,总投资3555.23万元,建设地点章广镇元松村。截止目前,2022年度在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已完成,确保不误今年的春耕生产。

    主要工作成效如下:一是增加了亩均产量。区农技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进行产量监测,水稻平均亩产由整治前的485公斤,提高到617公斤,增产幅度达到30%左右。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施集镇大林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由整治前每亩流转费100-200元,提高至400-500元。三是增加了抗灾能力。整治后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今年持续高温干旱的灾害性天气,我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没有发生因干旱造成减产。四是增加了田管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从分散田管转变为统一田管;从一人管几亩转变为一人管几百亩,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生产管理进一步提质增效。五是增加了机械化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改造机耕路、生产路和田块的重新规划布局,实现机械能到田、下地好操作全程机械化。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率由2018年的65%提高至90%,农业机械化率由78%提高到96%。

    推行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险试点制度

    2021年度我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试点开展利用高标准农田补助资金中的工程监理费及地方配套资金创新购买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保险,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险试点工作在施集镇3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治理面积2万亩,涉及荣誉村、河东村、李集村、大林村4个村,工程总投资2719.45万元,保险公司承保各类硬化沟渠、桥、涵、闸、塘坝放水涵、硬化道路、泵站等工程总价1860.76万元,总保费93.04万元(承保工程审计总价的5%),占工程总投资3.4%;亩均投资46.52元。2022年我区4.03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推广购买管护保险。

    一是全程介入质量监督,为项目区质量再上一把“安全锁”。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引入保险保障服务,不仅对建设过程及后续风险进行保障,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发挥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作用,全程介入施工过程风险管理,基于合同对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开展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协助委托单位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事前评估+事中预防+事后赔偿”三位一体的功能和作用,提升了工程质量的监管水平。二是信息化和巡护员,为项目区配备了“千里眼”。根据保险合同安排,保险公司将对保险的高标准农田区域按照面积配备专职巡护员,并对保险内容采用信息化管理,定期监测项目区设施状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三是及时赔付维修,为项目区农业生产装上了“稳定器”。根据保险合同项目区参保设施如果出现损毁,保险公司第一时间负责定损和修复,修复后再调查损坏原因和第三方追责,确保项目区设施损毁问题不耽误正常农业生产。

    感谢对三农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办复类别:A

    人:唐世松

    联系电话:0550-3112613   

         

     

    南谯区农业农村局

                                        20236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